【旅行/移動】
2009/1/11 電影:大河
解讀電影是件很茅盾的事情。
電影最後呈現的”整體”,本身就是存在的”完整”,
真的有需要我們去分析、解構各個組成的元素嗎?
大河這部電影從頭到尾,不見任何一條河,幾乎都是美國西部沙漠為景,就像男主角說的「empty,整個空無一物,就好似電影中的那個樣子」
所謂的Big River是條乾沽的大河,匯聚了來自三個不同背景的人:日本、美國、巴基斯坦;各自存在地球的一角,卻在這些偶然中聚集在一起。
‧阿里是遠從巴基斯坦來找被他趕出門的老婆,想和老婆破鏡重圓。
‧哲平是從日本來的職業浪人,目的是想環遊世界,由日星小田切讓演出。
‧莎拉是當地美國的女孩、職業不明、年紀不明,但配著姣好身材與青春面孔。(這些我都沒有,可惡)
初看莎拉一角,感覺很性格又難以接近,但沒有想到她會沒有心防的愛上哲平這個異國旅人。(好像在大乾漠中找到水源處,拿著木棍、用力從上而下,愛河就此流出嗎?哈哈~~整個亂寫一通)
個性保守、又很保護自己的阿里,感覺很不好相處,就觀眾的角度而言,是個一點也不討喜的角色。但在哲平與莎拉眼裡,他們都喜歡阿里,還說「他只是因為寂寞而已!」有時候的我們,或許也只是因為寂寞,才這麼不想融入周遭吧…
旅行經驗豐富的哲平,看似開放,但當莎拉喜歡上他時,他卻總是以「不知道」來回應,哲平似乎有點怕世俗的安定感,所以不打算和任何人產生連結……
看完這部電影,除了覺得小田切讓真是帥呆了之外(馬上列入我的帥哥榜中)。
我開始思考,導演為何會想拍這樣的片子?
在這樣荒蕪的大漠,那種遼闊…寂靜…當進入黑夜時,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…夜的黑彷若吞蝕了存在當中的人
我想: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,是否只有和他人產生連結,我們才能有存在感,為自己的存在感到”真實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