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爾扎克與小裁縫.jpg 

有看過電影《巴爾札克與小裁縫》的人,應該都會對故事中的”知青”(知識青年的簡稱)印象深刻。

作者兼導演的戴思傑,在這個故事中,描述在中國大陸文革時期,有兩個年青人:羅明(陳坤飾)和馬劍鈴(劉曄飾),各自因為不同的原因,而被迫到鳳凰山再教育、再改造,在這個沒有文明的村落,他們遇到小裁縫,兩個都為她深深的著迷。在無聊、艱苦的生活中,巴爾札克的小說成為他們三個人共通的語言,同時也喚醒小裁縫沈睡已久的靈魂。

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,由於高考中止,出身成份好的學生,開始紛紛加入紅衛兵,為黨、為人民服務;出身成份差,曾和蔣派人物有關係的人,就成了黑五類。

早在1955年,毛澤東就曾提出「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,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。」此後,這也成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。毛澤東認為,這些在學校受過教育的年輕人,「世界觀」基本上仍是「資產階級」的,對於共產國家來說,人民應該建立「無產階級」的共識。因此,在文革時期,知青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,是很有必要的。

從小到大,都在台灣成長的我,對於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,實在認識的不深,小時候歷史課本學到的,也都隨著記憶的覆蓋而遺忘。中間有一度,自己也覺得回歸大陸也沒什麼不好,但我慢慢發現,共產國家永遠是共產國家,對岸老大哥們,永遠是老大哥,只不過這個老大哥穿上了筆挺的西裝,在經濟的高幅成展下,使外界的人看得更加目炫神迷。

自2006年開始,對岸從大學畢業的新鮮人,在工作上又多了一個選擇:「村官」。村官的設立,是鼓勵大學畢業的學生們,下鄉至偏遠落後的村子,將在學校所學與實務結合,一方面可從旁協助村子的農業發展,另一方面可從「基層」開始學習、訓練。

目前對岸老大哥有超過13憶的人口,全國共劃分23個省、5個自治區、4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(港、澳),在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下,要管理這麼多人,自然沒辦法均衡的發展,因此「城鄉差距」也就見怪不怪了。許多農村,在農閒時經常只剩下老人和小孩,有工作能力的人幾乎都會往都市跑,村官到之後,主要也是輔助角色,在各村的村長與幹部安排下工作,但並沒有辦法擔任決策性的工作。

但由於只要通過了村官三年的經歷,之後要考入公務官,可是佔有極大的優勢,加上年薪資、補貼最高可達4000塊美元左右(2008年對岸平均國民所得約3,300美金),也因此近幾年來,報考村官的大學生越來越多,根據2010年的最新數據,報名人數已經達到19436名,錄取比例為12比1(過去3年比例為6比1),可見「村官」一職的魅力正在大學生中燃燒。

但據人民網的報導,中國農業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胡躍高也提到,目前大學生村官能完全勝任的只有20%—30%。因為大學生村官往往對農村不了解,在大學學到的專業知識又不足以應對現實問題,所以除非有很強烈的信念,否則很多大學生往往不能適應這個過程。

在我看來,村官的形成有點像是勞改知青的進化版,潛在要強化的仍然是對黨的忠誠。此外,當局或許還想磨磨當代大陸青年的傲氣,畢竟在一胎化的結果下,孩子可是家中唯一的寶貝。就像我也是台灣的第一代草莓族,雖然不是家中的寶貝,但真希望工作之餘仍然能保有自己的生活~~雖然現在沒工作……

延伸閱讀~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:村官 http://news.shangdu.com/specials/102/1_index.s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烏娜‧特蘿塔慕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