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承箕:整合醫學 讓健康反璞歸真。

原載連結:http://www.i-nature.com.tw/people/cont-3.html (有圖有文,比較華麗,建議看一下)

21世紀醫學革命性的發展結果,帶動了基因研究、器官複製和老化生物學等各方面的突破。照理說,醫學愈進步,人類的健康就應該更有改善,病人也應該愈來愈少才是;但我們觀察各大醫療院所,卻發現許多門診總是大排長龍,而且許多怪病、慢性病患也愈來愈多,讓我們不禁疑問,究竟是什麼環節出了問題呢?

讓「亞健康」變成「真健康」

完全優整合醫學診所林承箕醫師表示,醫學及醫療系統的最終目的都在”治癒疾病、促進健康”。但目前主流西醫花了太多的教育、醫療經費,都是在治癒疾病,卻沒有探究生病更深層的「原因」。諷刺的是,現代人類社會中,只有約10%的人正在生病,有15%的人是真正健康的,剩下的75%是亞健康或亞疾病(註1) 的人,而絕大多數的你我都是屬於這個族群,但在醫療體系上,我們卻無法獲得任何相對應比重的醫療照護資源。

「西醫叫作『證據醫學』,是很科學講究實證的,但屬於亞健康的人,經常會有一些像是痠痛、睡不好、腸胃脹氣、便秘、四肢無力等狀況,西醫用各種檢查都查不出病,但病人就是覺得不舒服,這其實就是『功能』上已經出了狀況。」林醫師認為,未來的醫療模式應該要走向「非藥物性生活型調整」,也就是完整地教導各種衛教知識,如何吃、如何動、如何健康生活,運用自然的方式,讓身體自行痊癒及常保健康。

2001年美國的抗老醫學會也預測,到了2029年時,人類的壽命將會由當前的100歲上看150歲,但「長壽」並不等於「健康」。根據國外研究發現,影響人類壽命的原因,20%是基因,20%是環境(水、空氣汙染),10%是醫生的診斷治療方法(醫療作業的能力)。另外的50%,其實就是操控在個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上。林承箕醫強調,『整合醫學』是要教導民眾積極地『促進健康』,掌握這50%的健康自主權!


踏入整合醫學領域:從一滴血開始

自民國七十年開始擔任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的林承箕,過去都是遵循傳統西醫的治療方法,但在民國86、87年左右,在接觸到「一滴血」的檢測後(註2) ,他才開始踏入整合醫學的領域。「當時我想血裡面怎麼會有細菌,對西醫來講,血裡面要有細菌,就叫菌血症。如果有菌血症,那人應該會發燒。因此我認為根本就是在取血的過程中,空氣掉下來的汙染;但後來一個上午,三四個病患檢查下來,卻只有一個人血裡有細菌,我才開始產生興趣。」心存懷疑的林醫師,經過了八個月後,才願意親自嚐試,接受一滴血檢測。

2001年,林醫師決定前往美國參加功能醫學研究所(IFM) ,開始研習『功能醫學(Functional Medicine)』(註3) ,隔年在香港研習『量子醫學』,之後又陸陸續續在美、法研習『高倍活血顯像檢查』、『順勢醫學』等。在這些過程當中,林醫師融入西醫的臨床實證經驗,以科學的精神,瞭解各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療法,並取得多項整合醫學醫師證照。

「整合醫學是基於醫生-病人的合夥關係,而參雜運用主流西醫與另類、輔助性的療法,來刺激、促進個人身體內天生健癒的潛能。」林醫師說,目前在美國120多所醫學院中,就有80多所教授輔助及另類療法的課程,其中近30所更直接稱為「整合醫學」(Integrative Medicine)。

除了為民眾的健康把關之外,林承箕醫師積極有教無類的推廣”整合醫學及促進健康教育”。 目前他是行政院人力訓練中心政府官員的身心健康講座,他冀望透過大量「教育」一方面在西醫的體制內提出改革,讓西醫也能重視並學習「促進健康」的方法。其次,以「鄉村包圍都市」的概念,教育一般社會大眾養生觀念、或是對健康管理事業有興趣的民眾,經過教育訓練,增長工作職能。

細胞健康,人就健康

林承箕醫師強調,其實人體本來就有一套自我的防衛機制,透過呼吸道、泌尿道、皮膚、淋巴、肝臟等器官組織掃去大部份的毒素,要保持健康的身體,一定要在體內毒素未沈積、細胞未變性前,做好體內環保。

「有患者登門是求治肝病的,但是因為肝、心、腦、皮膚細胞…等的基本構造及營養需求是差不多的,所以當患者肝病被調養好後,往往發現皮膚的暗斑淡了、小了,人也變年輕了!就是這個『細胞少毒,人就少毒;細胞健康,人就健康』的基本道理。」

目前在林承箕醫師已整合西醫、中醫(穴道經絡檢測、脊椎)、自然醫學、功能醫學、能量醫學…等,希望讓每個追求健康的民眾,都能更早知道身、心、靈的健康狀態及趨勢。

在完全優診所的健康檢查則可分為五大項:

‧化學:傳統西醫、功能醫學。
‧結構:脊椎矯正。
‧自然醫學:高倍活血顯像檢測(註2) 、虹膜檢測(註4)
‧能量:ARDK電腦經絡穴檢儀(註5)
‧心靈:HRV自主神經能量分析儀(註6) 、花精花波生物能信息醫學。

「在觀念上,促進健康比治療疾病、預防疾病先進;在花費上,以治療疾病為最多;但效益上,則屬促進健康最好。」林醫師呼籲臺灣醫界應該開放胸懷,以科學實證的精神與方法多瞭解各種對人體健康有實際助益的療法,讓整合醫學能在國內正式地被加以認知、印證、接納、開發與推廣。



(註1)
 所謂亞健康或亞疾病,
指的既不是完全健康又不是正在生病的狀態。

(註2) 一滴血檢測(高倍活血顯血分析):將滴一鮮血,經特殊光學儀器放大數千倍觀測,可檢測瞭解個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、營養狀況、腸胃、肝臟 、醣、脂肪、尿酸代謝、荷爾蒙分泌、免疫力、血液、心血管循環、神經肌肉…等功能或病變,以及重金屬是否過多等現象。

(註3) 功能醫學(Functional Medicine)是一門以科學為基礎的保健醫學,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而與眾不同的,其評估重點是器官的『功能』而非僅器官的『病理』。其治療方式包括:飲食調整、營養補充品、植物或藥草處方及其他相關的輔助療法。

(註4) 虹膜檢測:全身每個器官、組織經由無數神經纖維,透過視神經於虹膜上反映體內是否有慢性毒素累積。檢查虹上的紋理、色澤、斑、環、裂縫、凹洞等變化,有助於研判全身各部位的健康狀況。

(註5) 經絡(ARDK)診斷:利用非侵入性的方法,對全身五臟六腑提供統計對照的訊息。經檢測可得到左右邊各12個經絡的數值,共24個。每個經絡有一個數值,若在正中間為正常,偏右移就是該經絡有些或嚴重發炎或亢奮;偏左移就代表該經絡有些或嚴重退化或虛弱。

(註6)  HRV自主神經能量分析儀:藉由測量心跳與心跳間的間隔時間,可分析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狀況。由心率的增快或變慢可反映呼吸、血壓、腸胃道功能、內分泌甚至情緒、壓力及適應能力等狀況。

 


採訪後記:好久沒有寫採訪人物的稿子了。這次採訪重新建構了自己對於醫療與民眾之間的關係,確實我們花太多成本在治療疾病上,不管是醫生還是民眾,大家的觀念都搞錯方向了,健康應該是要掌握在自己的努力中。

台灣人大概是全世界最愛買保險的國家了,我們意外險、健康險、癌險…各種各樣的險,大家都要買一下。但保險能保障我們什麼呢?死後有個「世紀葬禮」嗎?死後的屍體穿美一些嗎?當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保險的意義,保險或許是買給家人安心的,唉~

我覺得林醫師對於整合醫學所下的概念很好,健康不應該是預防生病,而是讓自己的身體能處在最佳狀況,如果要等到生病了才看醫生,雖說「亡羊補牢,猶未晚也」,但我們生下來就只有這一個身體,如果要到得了癌症才知道要改變,那麼能補救的也有限了。

近來自己的身體也有種越來越疲累的感覺,每天睡的再多,搭車還是會愛睏;想看個書,看沒兩分鐘就愛睏;想上個網,連按著滑鼠都會打瞌睡。雖然應該沒有得到什麼重病,但卻總是處於昏沈的狀況下,生命力過於低糜不振,我都覺得自己像要死了。

想說要休息,也不曉得是不是對的決定。但人生總要走下去,如果我沒有勇氣自己殺了自己,那就是還得活、還得為自己的人生掙個意義…

還請多多指教批評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烏娜‧特蘿塔慕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